close

 這個題目下得好像有點言重了,不過也不算言過其實吧!很久以前就常常跟阿邦討論到,不管主題是什麼,這句話總是有辦法一直出現在我們眼前;該說是這個時代讓人類失望,還是人類辜負了時代的期望?

 會想提起鍵盤,主要是暑假在家的時間變多,不知不覺電視也看的多了;在今天的聯合報也看到一篇有關電視的報導:

 

 

 陳藹玲(左)和洪蘭(右)這兩位媽媽的專業背景不同,卻一致同意不該讓電視當孩子的廉價保母,並主張把握孩子的成長期,親子少看電視多互動。記者曾吉松/攝影 點圖看新聞

 當然是借題發揮的成分多了些啦,因為我想講的是台灣的偶像劇

 從最早的《流星花園》開始,一路走來台灣偶像劇的發展,似乎只是一直把觀眾年齡層下修。不管是改編日本漫畫或是自創劇本,我們能看到的只有脫離現實的角色們,在好像很真實卻又有著莫名距離的場景中,說著不屬於日常生活、直接而幼稚(或說不經大腦)的語言,做著異常誇張、好像在舞台上表演的肢體動作,還有男主角往往能不合常理卻又運氣很好的解決事件…。總之,所有最矯情、最簡單的瓊瑤公式,編劇導演們就像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通通丟進去,「偶像劇製造機」就幫你做好一部偶像劇了。

 不過,台灣的觀眾似乎就是喜歡這種口味?或者說,其實台灣人根本在看偶像而不是偶像劇了。就以最近的《命中注定我愛你》吧,我實在是很難理解怎麼有辦法衝到10%的收視率…10%耶!說穿了整齣戲也不過就是在演一個富家男巧遇平凡女,萬年老戲碼。當然,它所處理的問題相對一般的偶像劇是困難了些,一開始就從生孩子出發,生活上的種種,的確有它不落窠臼的地方,這點我是予以肯定的;可是劇中人物對事件的處理還是一樣的莫名奇妙,我只看的到男主角拼命灑錢、鴻運當頭的度過難關,說真的一點意義都沒有,就像是我跟你說我今天要用一個新方法解決一個很困難的新問題,結果做到最後我還是套公式硬幹算出來一樣。

 我會這樣對它有意見,其實也代表我對它有期許吧!說真的更之前的什麼,反正就是那些人(5566、183club、X澀會美眉、XX堂男孩等等,完全不知道他們當藝人的實力在哪裡)演的我就連了解的興趣都沒有。只是,偶像演偶像劇到底是加分還是?可能是見仁見智了吧!像張鈞甯在《白色巨塔》跟《我在墾丁*天氣晴》裏的表現都很令人驚艷(其實我覺得是對上了她的個人特質,選角選得好),而《蜂蜜幸運草》也許是搞笑取向,可是就破壞了我對她演技的信心和形象;阮經天在《我在墾丁*天氣晴》也讓我對他有不錯的印象,可惜《命中注定我愛你》讓我對他的智商大感懷疑,當然也許有人說這是他可愛天真耍白痴的一面,可是即使是喜劇,我也不喜歡看到吵吵鬧鬧莫名奇妙就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皆大歡喜的鬧劇。
 
 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有壞戲當然也有好戲。
 《名揚四海》,這劇真可算是經典了,應該有不少人跟我一樣是看完這部以後愛上婷婷跟豆導的xD,我覺得刻畫人心的內心戲還是不應該「偷吃步」不用演技而用誇張的肢體語言或是電腦動畫、旁白來呈現,演員的價值就是在這裡啊!能感動人心的好戲,就要有觸動人心的表現方式。《我在墾丁*天氣晴》、《白色巨塔》,這些算是叫好又叫座的吧!好的卡司加上好的劇本,不會有雞肋般的索然無味。還有什麼呢?我看的也不多,哈哈…有人願意推薦嗎:p
 其實如果拿韓劇日劇來比較又可以是一篇長篇大論了。台灣的戲劇現在很可惜的一點就是陷入一種,邯鄲學步,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感覺。不是沒有創作人才,只是沒有創作環境…,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mmitstudio 的頭像
    summitstudio

    BLOG::summitstudio

    summitstu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