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這學期考研究所那段時間以來中斷很久沒做太極尺了,想說不如換換口味吧!二來考量瑣碎時間不多,太極尺一套打下來半小時至一小時不等,似乎也不符合我的要求-翻了一下有關導引的書,認識了「八段錦」這個名詞。在你水管上也有不少動作示範,感覺學起來不會很難:
 只是聽不太懂粵語就是了xD
------------------------------
 【八段錦的起源】
 據宋代《夷堅志》記載,宋徽宗証和七年(西元1117年),李似矩「仿方士熊經鳥伸之術」,「以夜半時坐起,噓吸按摩,行所謂八段錦者。」北宋末、南宋初年道士曾慥《道樞》記錄有八段錦之功法。後來,同樣在宋代出現,卻稱名為晉許旌陽所傳述的《靈劍子引導子午記》,將口訣整理成整齊而有韻的八句。而在流傳過程中又分為南北兩派:北派「武八段」,以剛為主,採馬步姿勢;南派「文八段」,以柔為主,一般採用站式,故又稱「立式八段錦」。節錄自《氣學與養生-太極尺功法二十四式》,鄭素春、莊宏誼(2004),臺北市,ISBN:957-41-2247-6)不過我在網路上有查到有人說它是源自於「易筋經」天門第三節『千八攢』,意即從佛教勝地少林寺傳出來是也;也有傳說是由岳飛見當時宋朝兵將,離家八千里,壯志消磨,於是命牛將軍,為了袍澤戰友加強鍛鍊意志、體能、心神,擬定一套功夫,一律操練。
------------------------------
 從上一段文字中,我們看見有關八段錦的源來是眾說紛紜。比較有趣的是我特別用粗體字標出來的地方-看得出來嗎?道教、佛教、軍旅,三個完全不同的領域都有相關的傳說。可見無論如何,這都是一項流傳甚廣的運動。
 如果就以文獻比對和功法內容,我是比較傾向於相信它是由道教的導引發展出來的。其實像太極啊導引啊甚至氣功這些中國傳統的「功法」,我會覺得就像西方運動員流行的「重量訓練」一樣,是以鍛鍊肌肉為目的,只是重訓比較偏向局部、功能型、爆發力的鍛鍊,而太極比較重視整體、協調性、肌耐力的培養。之前做太極尺特別有心得的就是馬步的動作對大腿肌耐力有不錯的提升,而且那附近的肌肉也蠻有線條的,只是瘦不到我肚子上的肥肉xD
 嗯~還沒做過也不知道有沒有推廣這項運動的價值,就先做個一段時間再來跟大家分享吧:)

p.s.譚仔你可以幫我翻譯影片嗎xDD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mmitstu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